西南财经大学粮安民裕实践团赴德阳市中江县调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做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国各族青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乡村振兴领域勇当排头兵和主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图1 实践团成员合影

图2 实践团师生与石狮村干部合影留念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谢小蓉副教授带领粮安民裕实践团一行10人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粮食安全、防贫共富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团队先后深入永太镇、东北镇等9个镇(乡),石狮村、觉慧村等12个村,通过座谈交流、村镇干部访谈、入户访谈调查等形式,与400余名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掌握了中江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3 实践团与中江县各部委局进行座谈会

图4 实践团与觉慧村村支书进行座谈会

调研期间,实践团与中江县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发改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分别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粮食安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会上,谢小蓉副教授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巨大。”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确实,目前我们也在积极落实政策,后续会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集体经济发展筑牢根基,推动咱们中江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通过交流,调研团队掌握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及集体经济建设概况,实地考察了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稳定性、公共照明设施状况,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了当地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团队成员通过分散入户,收集了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农业生产经营状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农业新质生产力认知与发展在内的26项课题的关键数据。

此外,实践团师生也在调研间隙适时开展劳动教育,主动帮助村民从事各种生产活动。通过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同学们亲身感受了农民日常劳作的不易,更加尊重默默耕耘的农民,深切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内涵,进一步认识了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曾伟康在日记中写道:“我发现村里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后,闲置土地活了,村民腰包鼓了。这说明新型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我们青年更应主动参与,用创新思路解锁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同时,赵力圣也有感而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中江调研让我们看到,科技赋能与村民参与能激发乡村无限活力,青年学子应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图5 谢小蓉副教授调研当地农户

图6 实践团师生与石狮村干部实地交流山顶旱地改水田工程

图7 实践团成员调研觉慧村农户

图8 实践团调研花竹村农户

图9 实践团调研尖寨村农户

图10 实践团成员为农户搬运蔬菜

图11 实践团师生参观中江县数字农业中心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新时代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次调研活动通过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决策-行动逻辑,旨在深入探讨相关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梳理相关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以期为其他地区尤其是丘陵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案例,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注入更多实证素材,丰富和完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

通讯员:杨昕晔、谢吉

关于作者: 四川青年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