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浪潮下,数学教育依托多方的优势力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变革。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相关部门紧贴教育改革的新政策和新方向,提出了各类新概念,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赋能。数学素养和场景化教学两个新概念的提出,革新了教学理念,焕新了教学方式,为提升教学成效提供了助力。
一、数学素养引领教育新风向:塑造未来人才的关键素养
数学素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能力素养,既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又强调全面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数学素养要求既有逻辑推理、运算技能,又有抽象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既能从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抽象规律,又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同时运用逻辑推理,对学生独立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日常生活中的运算到科学技术领域复杂的计算,数学已经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数学的应用已经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数学知识运用本领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数学素养还包括数学情感的塑造,涵盖对数学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数学价值的深刻理解等方面的内容。积极的数学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数学素养不仅塑造了学生的未来,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探索在推进数学素养的培养中是十分有利的。场景化教学是较为有效的实践方法。在场景化教学中,将数学问题与日常经验相结合,通过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数学运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项目式学习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力途径。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学科交叉的项目设计,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既能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关于圆锥体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这样的题目:通过设计小型园林模型来完成小花园模型的生产项目。为了保证花坛容量达到预期,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花园面积、设计要求来计算所需的圆锥花坛体积。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要综合圆锥体积的公式,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尺寸及成本,以及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而如何优化设计等。这样一个项目式学习活动,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的应用结合起来,又在完成设计、计算、施工等任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加深对圆锥体积公式的认识,还能够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如何应用数学方面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将得到提升。
探索式学习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它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另外,引入多元的评价体系,既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又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应用能力、情感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
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立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及创新思维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的情况下,将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这样既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又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基础,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关键所在。
数学素养的培养既促进了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又促进了教育公平,缩小了不同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惠及了更多的学生。
二、场景化教学重塑教育新模式:构建沉浸式学习体验
场景化教学是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情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要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富有氛围的教学环境来提高学习效果。激活学习兴趣是场景化教学最大的优势,场景化教学能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场景化教学相对于枯燥的传统课堂而言,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主动地投入提高学习效果的课堂活动中去。另外,场景化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场景化教学对跨学科学习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场景化教学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有关比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点菜、计算价格及折扣等环节,设计一个模拟饭店的场景,让学生扮演服务员和顾客,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比例的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这类教学不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技巧,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整合。学生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既可以掌握计算比例的方法,又可以使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场景化教学既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场景化教学的一大优势还表现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场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模拟现实场景。教师能通过构建与现实生活高度相近的情境,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当中,从而达到一种与现实环境相仿的教学目的。比如,数学课堂上,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怎样计算价格、折扣、找零的方法,这样的练习既使数学知识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又使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增强。
角色扮演也是场景化教学的又一重要手段。通过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为真切生动的日常生活场景,学生能够将枯燥的知识和现实的生活相融合。比如,在方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明的自行车店”的角色扮演活动。小明是一位自行车店的老板,他需要计算每天的收入和成本,以确保店铺的盈利。其他人则扮演顾客,他们需要购买自行车,而小明则需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来推荐合适的车型,并计算总价。角色扮演中,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方程的解法。
在新时代教学中,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运用给场景化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VR设备,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一个完全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还使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要注重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紧贴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场景化教学融入教育全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得到提高。二要积极推行跨学科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综合教育,打破学科的界限,将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三要加强技术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数学素养和场景化教学对焕活数学课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学习吸收新概念,结合具体教学现状,革新教学模式和思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蒋丽萨)